“粵菜師傅”評價標準正式出爐!各地粵菜培訓如火如荼!
· 2019-05-08 19:15:35 來源:紅廚網 2485
近日,廣東省人社廳發布了10個“粵菜師傅”專業職業能力規范,為推動“粵菜師傅”工程指明方向(點擊回顧《福利來了!“粵菜師傅”工程啟動,廚師以后不愁找不到好師傅!》)。下面,就來看看規范的具體內容吧~
十大專業職業能力規范
▼
日前,廣東省人社廳正式發布了“粵菜師傅”評價標準,該標準涵蓋嶺南大菜系共十類餐品的專業標準,以人才評價標準為核心,經過實踐探索和專家反復論證,結合廣東嶺南飲食文化與廣府、客家、潮汕地區傳統地方風味制作技法,以風味相近、地域相鄰為原則,開發了廣府風味菜烹飪、廣式點心制作、廣東燒味制作、客家風味菜烹飪、客家風味點心制作、潮式風味菜烹飪、潮式風味點心制作、潮式鹵味制作、大埔小吃制作與潮汕鹵鵝制作共10個粵菜師傅專項職業能力考核規范,主要考核通用常規的工藝技能和鄉土本地菜肴制作。
至此,廣東省基本建立粵菜師傅烹飪技能標準,已具備中式烹調師、中式面點師職業資格及專項職業能力的多層次評價標準。目前已完成首批53名“粵菜師傅”企業自主評價,48名參評合格廚師將獲得相應國家職業資格證。
廣東省粵菜產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黎永泰表示:“粵菜廚師行業現在基本上實行的是職業資格證考核,如果‘粵菜師傅’評價標準落實了,應該能更多、更好地提升粵菜的地方飲食文化,推動地方特色產品的宣傳,這樣更能使不同地方的粵菜支系更好地進行溝通、交流,也能豐富整個粵菜餐飲行業,讓食客更容易品嘗到全省各地的特色美食,從而將粵菜的地方美食推向全國。”
各地成績斐然
▼
至今,“粵菜師傅”工程已開展一年,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及省供銷社等部門均結合實際出臺具體實施方案,圍繞“廣府菜”“客家菜”“潮州菜”等全面鋪開實施各具特色的“粵菜師傅”工程。
這一年來,“粵菜師傅”培訓工作室相繼在廣州市從化區西和村、廣州市增城區正果鎮等地落戶;廣東首個“廚師之鄉”落戶梅州玉水村;全省有147所技工院校、職業院校開設粵菜相關專業,建成3個粵菜烹飪類省級重點和特色專業,在校生5.6萬人;2018年12月16日,首屆粵港澳大灣區“粵菜師傅”技能大賽在珠海順利舉行;全省共組織開展“粵菜師傅”培訓1.5萬多人次……
就廣州市培訓而言,廣州“粵菜師傅”培訓室已開展了17期培訓,培訓內容囊括:快速果醬畫盤飾、新菜研發、菜品改良、經典粵菜制作、地方傳統粵菜制作、農家菜制作、廣式點心等項目,陳平輝、馬健雄、吳子彪、雷衛文、馮智輝、李永軍、彭澤明、楊繼杰等粵菜名師親自傳授技藝。
培訓內容
來自廣州從化、從廚16年的戚師傅獲益良多。在農莊工作的他有全豬煲、牛蹄煲等拿手菜肴,但仍想進行菜式創新,卻缺少點子。“沒有學過專業的烹飪,做來做去都是那些,回頭客比較少。”
自參與培訓以來,戚師傅對創新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,已經開始著手做一些新方案,比如用焗的方式改變以往的蒸炸、用學到的果醬畫提升外觀等。
廣東信宜市的“粵菜師傅”工程同樣取得了顯著成效。
為幫助更多人創業就業,信宜市在實施“粵菜師傅”工程過程中構建了“一條龍”服務,即:通過建立“粵菜師傅”培訓基地,免費對信宜本地和周邊人進行烹飪培訓;同時建立“粵菜師傅”學員創業就業指導中心,對就業、創業以及有外出務工意愿的學員進行分門別類指導和服務,其中還給創業者提供創業補貼、擔保貸款等優惠政策。
信宜市東鎮街道高城村的陸師傅,對此深有體會。自從參與了第一期培訓后,就與參加過第二期培訓的學員黃師傅一起在家門口開店創業,政府還給了5000元啟動資金。“現在我們餐館每月營業額有1.5萬元,除去請工人成本及其他費用,每月收入有四五千,比打工好。”
展望未來
▼
廣東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,下一階段,將進一步完善制度體系,深入推進“粵菜師傅”工程實施,建立健全多方協作的工作機制,深入組織開展“粵菜師傅”培育、就業創業、職業發展三大行動計劃,不斷壯大粵菜烹飪技能人才隊伍;健全和完善“粵菜師傅”職業技能評價體系,推動各地按當地實際開展“粵菜師傅”培訓和評價,深挖本地特色菜品和烹飪技巧。
同時,廣東省人社廳將以舉辦第二屆廣東省“粵菜師傅”技能大賽和粵港澳大灣區“粵菜師傅”技能大賽為品牌標桿,引領帶動各地舉辦“粵菜師傅”技能競賽、名廚名菜展示等活動,進一步提升“粵菜師傅”品牌影響力,為推動粵菜文化、粵菜產業發展,實現精準扶貧和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據悉,“粵菜師傅”工程計劃到2022年,將培訓“粵菜師傅”5萬人次以上,直接帶動30萬人實現就業創業。
“粵菜師傅”工程開展得如火如荼,
真是粵廚們的好機遇,
各位怎么看呢?
綜合來源:廣東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、人民網-廣東頻道、廣州市文化廣電旅游局、新華網新媒體、廣州日報等。


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