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賣高峰時的廚師壓力,堪比996的程序員?聽懂掌聲!
紅廚編輯部 · 2023-03-10 17:42:38 來源:紅廚網 3593
在餐飲江湖中,外賣講究“唯快不破”,為了追上這一速度,許多餐廳的后廚常常忙得人仰馬翻,在騎手、顧客和外賣平臺的三重催促下,有些大廚的壓力和焦慮堪比“996”的程序員。
頭圖:攝圖網
作者:李竺妍
編輯:長樂未央
近日,一位騎手的咆哮喊話在社交平臺引發熱議,視頻中,一位顧客在美團上點餐后催單,急得外賣小哥大聲咆哮式回復:“我馬上到馬上到!我漂移過去漂移過去!從來沒有人能在我的手上餓死!”魔性的口音和吼叫式回答引爆網絡,點擊量迅速突破千萬。
而這條搞笑視頻的背后,卻藏著許多心酸的現實——在外賣平臺精密的算法支配下,用餐高峰期的配送時間顯得極為緊張,顧客催外賣員,外賣員再催餐廳廚師,此時就很容易引發爭執,甚至因為無法順利取餐而在店內大動干戈,導致每到高峰期時,很多廚師都感覺自己“壓力山大”。
事件:外賣員因催單與廚師起爭執
外賣員送餐到底有多著急呢?在各大媒體平臺上稍微一搜索,就能發現許多騎手親自上陣幫廚師做菜的視頻。
2022年9月,蘭州的一位男子到燒烤店吃飯,突然發現外賣小哥正拿著肉串放在爐子上翻烤,手法十分嫻熟;今年2月24日,一位江西的騎手登上熱搜,他穿著“餓了么”外賣服裝,在后廚正熱火朝天地顛勺、打包,被網友稱為“萬能小哥”。
一邊是廚師與騎手互幫互助,而另一邊,雙方因出餐速度發生爭吵、肢體沖突的新聞事件也屢見不鮮:
2021年,在海口一家飯店內,由于當天做促銷、顧客過多,導致一位外賣騎手的訂單遲遲無法出餐,眼看就要超時,他對廚師發起了牢騷,隨后雙方便發生口角爭執,繼而大打出手;去年7月,浙江海寧某餐廳因為生意火爆、訂單太多,廚師忙不過來,騎手便站在灶旁焦急地等待,因為臨走前一句“今天又被你們家‘卡死’了”的抱怨,二人爭吵起來,混亂中用炒勺打得頭破血流……
紅廚網在與多位業內人士交流時發現,許多餐廳都經歷過類似事件,徐州少華街蛙魚餐廳的總經理郭女士表示,98%以上的外賣員都是很講理的,但極少數小哥脾氣有些暴躁,在高峰期時埋怨、吵鬧,甚至會在得知不能立即取餐后生氣地掉頭就走,最后只能由店員負責派送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西安某快餐店的大廚毛師傅告訴紅廚網:“許多外賣員多平臺接單,導致送餐的時間特別緊張,其實快餐品類的出菜時間非常短,但有些外賣員連這幾分鐘也不愿等,來了就要立即拿走,搞得我們廚師做菜的節奏越來越快,每到飯點就感覺很緊張。”
那么,廚師在外賣高峰期壓力大的原因有哪些?如何解決這一痛點呢?
外賣高峰壓力大
究竟是哪方出了錯?
說起這背后的原因,在寧波某酒店工作的方先生認為主要還是時間緊、任務重。
方先生:“其實廚師與外賣員的工作節奏基本一樣,非就餐高峰期時還稍微好一些,一到中午和晚上,工作強度瞬間成倍上漲,那一兩個小時會忙得腳不沾地,在這種焦頭爛額的狀況下,很難保持穩定的情緒。”
在武漢工作10年的李師傅表示非常理解外賣員:“一些餐廳為了節約人力成本,只留了一兩個炒鍋,他們平時要幫忙備菜,開餐后就要上灶,有的大廚一小時能燒20多道菜,像機器人一樣高強度工作,心理壓力可想而知;外賣員的工作則更是緊張,高峰期一小時就要送五六單,且每一單都要爭分奪秒,倘若其中有一單晚送了幾分鐘,后面的就都會超時,最終導致罰款、扣獎金。”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濰坊江湖鴨食品公司的研發經理翟桂忠也表示,這種因外賣出餐速度而引發的爭執很常見,做廚師和騎手的大多都是35歲以下的小伙,本來就年輕氣盛,再加上極大的工作壓力,就有可能會做出不太理智的事情來。
其次,有些商家為了提升市場曝光度而開通外賣平臺,卻忽視了店內的業務承載能力,高峰期時堂食和外賣同時爆單,后廚的工作量也隨之翻倍上升。
西安某快餐店的大廚毛師傅給紅廚網舉了一個例子:西安老城區有家經營了二十多年的小店,一直做本地傳統菜,來吃飯的幾乎都是在附近居住的中老年人,由于缺少新的客源,近幾年營業額有些下滑,于是老板打算做外賣增加流水,原本設想的是在不增加后廚人手的前提下,能多一份收入,沒想到實施起來卻非常困難。
“別看每餐僅僅是增加了三十多單,但在用餐高峰期,廚師根本忙不過來,每天就像打仗一樣,無法保證菜品質量;另外,原本廚師有固定的上灶時間,在開通外賣后,來一單就要做一次菜,打亂了原本的工作節奏,很快店里的師傅們便怨聲載道,一同找老板‘抗議’,無奈之下,老板便暫停了外賣業務。”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昆明洲際華邑酒店的總廚陳海星也表示,之前因為不能堂食,酒店里做過一陣子外賣,但恢復堂食后就立即停了,“害怕堂食與外賣無法兼顧”。
最后,首輪疫情結束后突如其來的報復性消費,也讓許多餐飲人措手不及。
南京某小吃店的創始人元先生告訴紅廚網,12月初疫情剛剛放開時生意很差,日營業額僅有兩三千元,而到了元旦那天則突然爆單,春節期間每日流水都能保持在1.5~2萬元,增長速度超出了預估,也給后廚帶來了極大的壓力。“我周圍很多同行也有類似的感受,為了讓品牌活下去,疫情三年一直維持著低成本、低功耗的營運模式,生意乍一回暖,人力儲備不足的缺陷就暴露出來了,外賣出餐不及時只是其中的一個體現。”
學會這四點
外賣高峰不再“手忙腳亂”
如何優化外賣的制作、出餐環節,才能讓廚師工作得更從容呢?針對這一問題,紅廚網收集了10位管理者與大廚的解決方法,他們分別從四個方面提出了自己的建議。
其一,選好品類很重要,不是所有菜肴都適合搬到外賣平臺上。
陳海星表示,家常菜、本地菜餐廳做外賣時,挑選品類以制作方便、走菜快捷為首要原則,數量控制在堂食的50%~80%即可,熱菜首選用燒、燜、燉、煮等技法烹調的菜品,比如紅燒肉、麻油鴨、黃燜雞等,它們均能將制作流程前置,走菜時稍微回鍋加熱一下就可以裝盒了,不僅出餐快,而且不會因為長時間運輸而過多地影響口感。
鄭州虢國羊肉湯館的主理人王碩告訴紅廚網,他的堂食定位是中餐與快餐的結合,既有小吃、也有炒菜;外賣則只保留了快餐品類,即“羊湯+肉夾饃+烤串+涼菜”,而凡是需要動用炒鍋的菜品,如爆炒羊雜、蔥爆羊肉、酸辣土豆絲、腰果蝦仁等一律僅在線下售賣,如此可確保絕大多數外賣均可在騎手到店之前搞定。
△圖片來源:餓了么外賣截圖
其二,最好在就餐高峰期時單獨設置一條外賣“專線”。
南京某高端會所的廚師長魏師傅告訴紅廚網,對于一些消費不低的餐廳來說,外賣和堂食可能是兩套體系:堂食客單價較高,以適合宴請接待的大菜、硬菜為主,擺盤精致、品質上乘;而外賣則以下飯的家常菜為主,客群為上班族白領,有時以葷素搭配的套餐形式出售,人均消費與市面上快餐的價格相當。
“以上二者的品類、份量均有很大不同,倘若由同一批師傅制作,可能會造成切配、打荷等環節混亂不堪,因此我建議單獨開設一條‘專線’,只做外賣菜品,讓師傅們各司其職,可大大減少忙中出錯的概率。”
徐州阿喆米線的店長陳先生也表示,自家品牌作為當地的網紅快餐,生意一直不錯,單店堂食每日約能售出1000碗,外賣平均在200碗左右,由于這一品類出餐流程很簡單,包括燙米線、淋澆頭、撒配料三個步驟,一般僅需四五位員工就能完成。高峰期時,陳先生會將這些員工分成兩組,來分別搞定堂食和外賣,兩組人員互不打擾,工作效率極高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其三,倘若因店面較小、人力不足而無法實現“雙線并行”,后廚則需要一位專門的“指揮員”。
很多餐廳在堂食和外賣同時爆單的情況下,都會面臨一個問題——廚師先給外賣做,還是先給堂食客人做?
福州三生石品牌行政總廚葉禮強認為,“指揮員”非常重要,一般由店長、廚師長或打荷擔任,可根據下單順序、走菜速度等因素,來決定菜品制作的先后順序以及哪幾單的菜品可以同時制作,讓單子上的菜肴都能在差不多的時間點完成,以最快的速度確保出餐。
徐州少華街蛙魚餐廳的總經理郭女士也非常同意這一點:“在店里,‘指揮員’的角色一般由我擔任,由于后廚是定人定崗的,師傅只需要按照我的指揮流水線式操作即可。如果堂食和外賣同時下單,我們一般會讓廚師先做外賣單,一是考慮到騎手比較著急,快速出餐可避免矛盾爭執;二是外賣單的反饋太快,如果客人覺得送餐超時或者口感欠佳,立馬就會給出差評。”
貴陽毛辣果餐廳的店長小波告訴紅廚網,“指揮員”要非常靈活,例如有些單子雖然下得比較晚,但是外賣員卻搶先一步到店了,此時可以讓廚師先去做這位外賣員送的單子,以免他等得時間過長。
△圖片來源:攝圖網
“另外,倘若有客人點的菜品特別多,需要較長時間才能準備好,我會提前打電話跟顧客溝通,當菜品準備得差不多之后,再叫騎手到店。”
其四,要不斷優化出餐流程。
徐州涼筑·手作涼皮品牌的創始人顏巖認為,要想徹底解決外賣高峰期廚師壓力大這一問題,最根本的方法還是要修煉內功,具體到店里,就是要在裝修時就規劃好后廚需要哪些崗位、他們分別站在哪、具體負責什么工作內容、動線是什么樣的;開業前,需規劃好每道菜品的SOP,記錄員工操作的時間,然后不斷優化調整。“目前,我們店外賣的平均出餐時間已縮減至不到2分鐘。”
結語
據相關統計,2022年僅美團一個平臺的餐飲外賣商家數量就達到了930萬戶,餐飲外賣行業的市場規模突破了9000億元。
而在如此龐大數字的背后,是廚師和騎手同舟共濟的辛苦支撐,他們一個站在騰空的火焰前顛鍋翻勺,一個飛速穿梭于城鄉各個角落,均是外賣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,更應相互理解、支持。希望本文中的幾種方法,能幫廚師切實卸下外賣帶來的壓力,更加從容地面對忙碌的工作。
各位廚師朋友,你所在的店有發生過類似事件嗎?外賣爆單時你們是如何處理的?歡迎留言一起討論。


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