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鮮現炒,25分鐘上齊一桌菜,蘭湘子4D廚房首度大揭秘
紅餐編輯部 · 2024-06-14 20:58:52 來源:紅餐網 3369
兼具煙火氣與規模化增長,蘭湘子的解題思路值得細剖。
本文由紅餐網(ID:hongcan18)原創首發,作者:景雪。
最近幾天,自曝“后廚”的蘭湘子,引發業界不小的關注。
根據品牌官方公布的信息,蘭湘子即將實施每月一次的官方開放日活動,邀請公眾走進蘭湘子后廚,參觀廚房的各項操作流程。目前,預約參觀渠道已經在線上開啟。
公開后廚,公然“打明牌”,蘭湘子著實又圈了一波粉。
熟悉蘭湘子的餐飲人都知道,自2019年成立以來,蘭湘子便一直強調“新鮮現炒,25分鐘全上齊,超時菜免費”等特色。既能新鮮現炒,還能高效出餐,既保留了難得的“鍋氣”,同時又實現了標準化、規模化。
不少深諳餐飲經營的業內人士都好奇,在效率與煙火氣之間,蘭湘子到底如何平衡?此次蘭湘子后廚大曝光,恰恰給了我們管中窺豹的機會。
新鮮現炒,有“鍋氣”的湘菜小炒
在北京大興區永大路龍湖北京大興天街的四樓,開業不到2個月的蘭湘子,已經成為附近寫字樓干飯人的熱門外食之地。
在一眾美食商肆中能夠快速出圈,與蘭湘子標榜的“上菜快,吃得爽”不無關系。具體來看,上菜快,體現在蘭湘子能保證一桌菜在25分鐘內全上齊;吃得爽,則在于蘭湘子的菜品好吃下飯,且新鮮現炒。
“菜品端上桌還是熱氣騰騰的,與其它餐飲店形成了明顯的對比,感受到了門店不隨波逐流的意志。”不少食客在點評平臺稱,蘭湘子有“鍋氣”的小炒,撫慰了自己。
深入蘭湘子后廚也可以看到,所有菜品都是現點現炒,最大限度呈現菜品的美味。
當然,光現炒還不夠,食材也得夠新鮮。
據了解,蘭湘子門店用到的核心食材,諸如臘肉、香干、辣椒等都是從湖南原產地直采,采用全國集中采購、集中配送的模式。在此基礎上,蘭湘子又在全國各地籌建了分倉,實現肉、豆制品和素菜等新鮮食材當天配送,確保了食材的新鮮和菜品的統一品質。
真材實料、新鮮現炒,故而蘭湘子也不怕展示給消費者看。在蘭湘子的門店內,總能見著可視化的透明廚房。透明的玻璃窗內,大廚現場切肉、顛鍋掌勺……制餐、備餐全程一覽無余,這種所見即所得的“煙火氣”給足了消費者安全感。
事實上,中國人數千年的飲食喜好,無非就是一個現炒現做,圖個新鮮。而蘭湘子不斷強化“新鮮現炒”特色,從而與其它餐廳明顯區隔開來,形成了品牌的記憶點。
當預制菜開始愈加頻繁出現于餐廳后廚,食客們對鍋氣的追逐也越來越強烈時,蘭湘子的這種精心出細活的做派,顯然能在心理上紓解消費者的困擾。
同時,這也是品牌對消費者擔憂的主動回應,回應他們的心聲,引發情感共鳴,蘭湘子也得以深入人心。
“25分鐘全上齊”背后,
一場高效的后廚革命
蘭湘子新鮮現炒的“鍋氣”,讓其輕易俘獲了一大批顧客。但要論其能真正成為打工人之光,還在于蘭湘子非常介意讓顧客“苦等”這件事。
當服務員點完餐,在桌上擺放一個限時沙漏,并告訴顧客“25分鐘全上齊,超時的菜免費”,這讓無數打工人、白領定下心神,再也不用擔心上菜慢的難題。
那么,問題來了,所有菜品堅持新鮮現炒,還能25分鐘上齊一桌菜,蘭湘子怎么做到的?
這還得先從蘭湘子的4D廚房說起,據了解,自2019年創立以來,蘭湘子一直堅持4D廚房管理法則。所謂“4D廚房”,即構建整理到位、責任到位、執行到位、培訓到位為要素的餐飲業后廚管理體系。
說得直白點就是,在蘭湘子的后廚,實行著一套規范化的管理,從食材原料的選取、清洗、切配、儲存,再到加工成成品,每個環節都有嚴格的標準。
比如,在切配區,蘭湘子會根據當天預估客流量對食材進行提前切配,而每類食材切配的規格都有嚴格的標準;具體在切配時則會要求使用蘭湘子自主研發的切配工具(有數據顯示,蘭湘子獨有的切配工具讓其后廚的切配效率提升90%)。
又如,在炒菜區,每一道菜品中應用到的食材配比、炒菜的時間,以及食材、調味料的使用等都會有相應的標準,大廚會嚴格按照標準炒好每一道菜,保證菜品高質量出品的同時,履行25分鐘出餐的承諾。
從食材的擺放區、凈菜區、切配區,到蒸飯區,再到炒菜區、資料存放區等,蘭湘子會要求后廚的各個區域擺放整潔有序,各類物品一目了然。一改傳統廚房雜亂的現象,讓每種食材、每類飲品、每個碗筷,乃至每份資料文件夾都有自己的專屬擺放區域,實現每樣物品都“有名、有姓、有歸屬”。
這樣做的好處也很明顯,能讓大廚在最短的時間內找到所需的食材和工具,節省時間成本,提高出菜效率,同時也讓整個廚房的空間利用率更高,沒有衛生死角,讓食品安全更有保障。
可以說,“4D廚房的管理法則”為蘭湘子鑄造了一個內核穩固的大后方,是其能快速、高品質出餐的基礎。而在此基礎上,蘭湘子實施的菜品承包制以及菜品極簡模式,又讓其快速出餐的優勢進一步得到鞏固。
所謂菜品承包制,即蘭湘子的每位大廚只負責4-6個菜,從早上驗貨到收貨再到準備食材、炒制,皆由廚師一人負責。就像工業化的分工一樣,每個人只做固定的幾樣菜,從而能夠大大提升出品的效率,以及菜品的穩定性,當出現問題或紕漏時,也更容易追責。
而菜品的極簡模式,則表現在蘭湘子對菜品SKU的精簡、聚焦。翻開蘭湘子的菜單,可以看到,只有24-28道菜,相比于許多湘菜館動輒七八十道菜品來說,蘭湘子不超過30道的菜品數量顯得尤為克制。且這些菜品基本都是小炒類,幾乎看不到任何需要長時間煨、煮的菜品,故而每道菜出餐時間基本不會超過3分鐘。
從消費端來看,蘭湘子這近30道菜品基本已能滿足顧客的需求,還能降低了他們的決策成本,再加上其門店的定期更新,故而能對消費者產生持久吸引力。而對品牌自身來講,菜品精簡無疑就等同于后廚效率的提升,效果自然是顯而易見的。
憑借極致的出餐效率,蘭湘子也實現了高翻臺率。目前,其約200平左右的門店,已經能實現單日翻臺12次左右,客流量達1000多人次。
高質價比優勢凸顯,
已跑出300家門店的規模
業內都知道,中餐的鏈條非常長,而且非常瑣碎。尤其是現炒的模式,會更耗時間、耗人力,故而也導致中餐品牌很難跑快,難以規模化。
但蘭湘子卻做到了,兼具煙火氣與規模化增長。
早前的4月下旬,蘭湘子在獲得弗若斯特沙利文授予的“湘菜辣椒炒肉全國第一”“中國湘菜餐廳門店數量全國領先”兩項市場地位認證時,曾宣布全國總門店數已達到276家。而如今,蘭湘子門店已經達到300家,且品牌一直堅持不對外開放加盟。
不少業內人士評價,蘭湘子的高質價比特點是其能在消費端受追捧,不斷擴大規模的重要原因。畢竟,如今的餐飲業內,平價煙火類餐廳是唯一的市場亮點。
具體來看,蘭湘子通過打造“新鮮現炒”的獨特性,滿足了消費者對鍋氣追求。當預制菜逐漸成為默認狀態,大廚現炒的“手工菜”成為稀缺物,高品質、新鮮現炒的菜品自然能提升消費者體驗感,蘭湘子也由此贏得一批擁躉。
而在此基礎上,蘭湘子又有著“平易近人”的價格。
如前所述,蘭湘子的門店只做24-28道菜,這不僅能提升出餐效率,更重要的是能減少供應鏈端的壓力。另外,門店主推的小炒牛肉、辣椒炒肉、糖醋里脊、酸菜魚等菜品都是國民菜,用戶基數廣、未來規模化的天花板夠高,且用到的肉、菜等食材供應鏈在國內也相對成熟。
通過優化產品結構,集中采購、配送等策略嚴格控制總成本,從而讓產品的成本降下去,蘭湘子的價格也就能更親民,人均60元左右,受眾會更廣。
毋庸置疑,作為平價餐廳,蘭湘子從多個層面為消費者帶來了超值感受。而這所有策略背后,本質上都源自于蘭湘子對消費者需求的深刻洞察,并從他們的立場出發去做一些變革,讓顧客滿意。
一如蘭湘子聯合創始人陳波在“2024年中餐品牌建設座談會暨2024中國餐飲城市行(北京站)”活動上所說:“品牌不僅要能滿足消費者的情緒價值,更重要的是還能夠洞察消費者的情緒變化、市場需求的變化。”
“以用戶思維去創造顧客價值”蘭湘子一以貫之這樣的策略,從而也逐漸構建起了自己的差異化壁壘。
提供超預期體驗,
以用戶思維去創造顧客價值
如今,蘭湘子還在圍繞用戶價值至上策略不斷持續深入。
紅餐網從品牌方處了解到,接下來,蘭湘子將一如既往為消費者提供“五大承諾”:25分鐘全上齊,超時的菜免費;不好吃的,免費退換;等位超時,送指定菜品;餐巾紙免費使用;餐后打包盒免費。
在此基礎上,門店還將進一步優化菜品的出品流程,保證菜品的溫度,同時持續推進每月一次的廚房開放日活動,并堅持在所有新開的門店內落地可視化廚房。
可以看到,從廚房開放日活動,到落地可視化廚房、堅持新鮮現炒、優化菜品結構,再到改變后廚組織管理方式提升出餐效率,蘭湘子的一系列發展策略始終在圍繞“用戶”而進行。
理論上,企業發展的核心是增長,但增長的本質其實是經營用戶關系,這個過程中用戶需要什么,怎么樣有針對性地去滿足、打動他們,是品牌要做的點。
而蘭湘子的可貴就在于,其不僅滿足了用戶需求,而且還用細節、用超用戶預期的體驗去打動了用戶。
長此以往,換來的不僅是忠實客戶,還有長期的品牌影響力。
本文配圖由蘭湘子提供,紅餐網經授權使用。
熱門文章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