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擠的火鍋賽道,重慶火鍋能否以“老”取勝?
紅餐編輯部 · 2025-03-08 10:53:01 來源:紅餐網 3614
“重慶老火鍋”在火鍋味型多樣化的今日,能否以“老”點燃全國味蕾?
本文為“餐飲產業名企直播季”期間,以《從風味密碼看市場前景解密重慶老火鍋的味覺霸權》為主題直播對話實錄,紅餐網整編發布,有刪減。
火鍋作為當下消費最旺、供應鏈最成熟的餐飲賽道之一,正在邁入新的精細化發展階段。但與此同時,火鍋賽道的優勝劣汰更為殘酷。在這場“滾燙”的激戰之中,重慶老火鍋憑借著講究的鍋底原材料和工藝,具有油脂感、巴嘴感的風味,以柔和醇厚的口感受到市場關注,依舊是火鍋賽道中的細分熱門品類。
為此,在本季的第四期直播中,紅動食刻就邀請了聚慧餐調高級市場合伙人鄧立威、餐見濤略創始人王濤,共同拆解“從風味密碼看市場前景解密重慶老火鍋的味覺霸權”這一話題。
本期嘉賓介紹
樊寧 紅餐網聯合創始人、副總裁
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和經濟學雙學士,澳門大學工商管理碩士。近年來專注于餐飲產業研究及品牌營銷服務,連續多年參與《中國餐飲發展報告》的編審工作。
鄧立威 聚慧餐調高級市場合伙人
市場營銷專家,原點品牌理論發起人,連續30年消費品營銷經驗。
王濤 餐見濤略創始人
餐飲業頭部IP,餐見濤略創始人,連鎖餐飲品牌投資人,暢銷書《餐飲開店實戰寶典》作者,全網餐飲垂直類粉絲500W+。
01.重慶火鍋的消費洞察
鄧立威認為,火鍋作為餐飲行業的重要品類,味型發展呈現重口味趨勢,尤其是以牛油和清油為主的麻辣鍋底。重慶火鍋品牌的崛起印證了這一趨勢,重口味火鍋正重新奪回市場地位。聚慧餐調研發的重慶老火鍋底料油脂香味濃郁、入口爆發力強、回味厚重,深受消費者喜愛。
正宗重慶火鍋的消費群體主要集中在重慶及周邊地區,核心消費群體包括本地人、游客和美食愛好者。重慶火鍋憑借著強社交屬性和味覺愉悅感在火鍋品類中呈現出“味覺霸權”傾向,在火鍋味型多樣化的今日,麻辣紅鍋仍是主角。
王濤認為,盡管近年酸湯、番茄、菌湯等新味型不斷涌現,但餐飲復購的核心仍在于味型的成癮性。高油、高脂、高碳水、麻辣等重口味符合人的基因需求,消費者更傾向于為麻辣味型重復買單。尤其是90后、00后新生代,更愿意嘗試重麻重辣的火鍋,視辣為解壓方式,追求“無辣不歡”的體驗。
然而,隨著健康飲食的發展趨勢,餐飲品牌需在多個維度進行平衡。首先,原材料必須健康,杜絕“黑科技”;其次,在保證口感美味的前提下,盡可能采用低油、低脂、低碳水的烹飪工藝。單純追求健康而忽視口味的餐飲模式難以成功,因為反人性的產品無法獲得持續復購。
02.如何將老火鍋的風味推向全國
鄧立威指出,早年成都火鍋通過品牌化、標準化已經率先走出成都,推向全國。而重慶火鍋全國化的突破點在于突破供應鏈標準化和產品效率問題。因為正宗的重慶火鍋風味源于多種油脂的融合,通過反復涮煮,食材油脂相互反應,形成厚重飽滿的味道。
聚慧餐調通過科學研發和供應鏈優化,重新定義和還原重慶火鍋的老油風味,使其既安全又符合現代餐飲效率需求,為重慶火鍋的全國化提供了重要的味覺解決方案和供應鏈支持,助力其突破地域限制,走向更廣闊的市場。
王濤認為,地方菜系走向全國是餐飲行業的重要趨勢,區域化品牌走向全國的關鍵在于模式創新和口味普適性,需通過調研和研發調整味型,確保消費者愿意重復消費。如東北麻辣燙成功地通過改變味型來提升復購率,而貴州菜和天水麻辣燙因口味過于區域化,復購率較低,在市場只有曇花一現的熱度。
03.傳統口味如何平衡守正與創新
鄧立威表示,聚慧餐調一直以來都注重食品科學底層研究,堅持“發現而非創造”的研發理念,優化經典產品以符合市場需求。此外,聚慧擁有豐富的風味數據庫,基于數千客戶訂單精準把握趨勢,確保研發與消費者需求契合。
去年,聚慧餐調推出的“佬油集1983”重慶老火鍋底料,科學還原老火鍋風味,以8種油脂香氣確保味道飽滿厚重,同時還兼具品質與性價比。
王濤認同聚慧餐調“發現而非創造”的研發理念,餐飲從業者應順應消費者味覺認知,因為味覺記憶難以改變,被全新創造出來的味道,其實難以獲得消費者的復購。守正與創新的平衡在于口味上遵循傳統,然后通過進行微調或升級來創新。
04.重慶老火鍋的發展趨勢
鄧立威認為,未來重慶老火鍋的發展需解決兩大問題:一是適應外地市場口味的同時堅守本味,二是找到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味道解決方案。通過供應鏈優化、門店模型創新和用戶體驗提升,重慶老火鍋有望打破困局,重新占領市場。
王濤認為,重慶火鍋與成都火鍋的競爭呈現出不同路徑。重慶專注于味道研究,而成都品牌則更注重市場擴張。盡管川渝麻辣味型具有強侵略性和上癮性,但僅靠產品不足以取勝。未來,餐飲品牌的發展規劃應是產品與故事的結合,既要有扎實的根基,也要有吸引人的品牌敘事。
05.未來供應鏈與餐企該如何協同發展
鄧立威認為,早期供應鏈與餐飲企業之間更多是價格和人情驅動的交易,但隨著餐飲行業的內卷程度加深,如今,供應鏈企業不僅要提供優質、高性價比的產品,還需參與餐飲企業的味型研發、菜單設計、趨勢研判等環節,幫助客戶提升運營效率和盈利能力,供應鏈企業需從產品供應商升級為解決方案提供者。
王濤表示,供應鏈企業正從“生產什么賣什么”轉向“需求什么生產什么”,甚至進一步發展為“指導客戶生產什么”。未來,供應鏈企業必須提供從趨勢分析到新品方案的全套解決方案,成為服務與方案的提供者,而非單純賣貨的角色。這是一個不可逆的趨勢,很有可能重塑餐飲供應鏈生態。
樊寧認為,供應鏈企業未來終局可能是成為餐飲行業的咨詢公司,不僅提供味道解決方案,還需在運營、經營層面賦能客戶,實現雪中送炭或錦上添花。
熱門文章
- 1
- 2
- 3
- 4
- 5
- 6
- 7
- 8
- 9
- 10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