廚師狠起來有多猛?42歲的韓雷讀博當了高校老師
紅廚編輯部 · 2023-07-05 17:45:31 來源:紅廚網(wǎng) 1777
中考落榜,從廚師到自考??啤⒈究?、二戰(zhàn)考研、四戰(zhàn)考博,再成為大學老師……近日,42歲的韓雷用短視頻講述自己的求學之路,激勵了眾多網(wǎng)友,他用自己的奮斗史證明內(nèi)力覺醒是一個人前進的最大動力,行動起來,任何時候都不晚。
題圖:央視網(wǎng)
作者:陳蘭
編輯:長樂未央
放棄六年烹飪生涯
脫產(chǎn)學習商務英語自考本科
韓雷是土生土長的天津人, 1997年中考落榜后,便進入了廚師行業(yè)。
“和他人相比,我是屬于那種不聰明的,初中一畢業(yè)就去學了廚師,據(jù)父親說,這樣可以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。”
對于年少的韓雷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(yè),他進入天津市烹飪技術學校學習烹飪的第一堂課,老師就對他說,廚師是個勤行,從業(yè)人員要做到手勤、眼勤、嘴勤,可這幾點韓雷都不具備,所以在學習上,韓雷也總是慢半拍的。
“記得學習廚師的時候,一班的同學里我算是開竅晚的,學習東西比較慢,尤其是在學習雕刻的時候,更是笨到極致。”回憶起當時經(jīng)歷,韓雷如是說道。
但爸爸的一句話鼓勵了他:勤能補拙。
為了讓韓雷練好雕刻,韓爸爸買了一麻袋土豆(100斤),而韓雷也是一個非常愿意努力且勤奮的人,五天的時間他就把這一麻袋土豆刻完了。同時一朵漂亮的土豆花也刻成了,連他自己都為之驚嘆。
最后,在交作業(yè)時,韓雷從上百位同學中脫穎而出,他的“土豆花”幾乎和老師刻的一模一樣。這是韓雷第一次得到了努力的正向反饋,“以前我不知道學習是一個不斷重復的過程”,他曾將自己在學業(yè)上的不順歸咎于智力等客觀因素,但在職校的經(jīng)歷讓他意識到,個人努力加上找對方法才能讓學習事半功倍。
此后,韓雷越發(fā)努力,一次學不會的東西,就兩次、三次。比如,為了將拔絲技法練熟,韓雷每天都會做一個拔絲山芋,半個月后拔絲技法他已熟練于心。為了掌握菜品的口味,他會去吃顧客剩下的菜,回去慢慢試驗、揣摩直到做出和師傅一樣的菜。
中??飚厴I(yè)的時候,韓雷找到了實習的飯店。如果當時留下來,他的收入還不錯。但是后來聽完一位叫于鐵的烹飪老師講完課后,韓雷受到了啟發(fā),他認為想要做好菜,必須要學好文化知識,還要學習更深入的理論知識,于是他決定報考烹飪的大專班。
大專班即將畢業(yè)的時候,韓雷被順利地分配到了天津凱悅飯店工作,而韓雷的人生轉折點也發(fā)生在了這里。
一天韓雷在休息室休息,聽到旁邊有外國員工用英語交流,當時他就想自己什么時候也能像他們一樣說英語。經(jīng)過反復的思考后,韓雷最終決定放下烹飪工作,去上自考英語。
但做出決定的那個晚上,韓雷還是哭了,因為對烹飪的付出實在太多了,但他認為選擇了就要對自己負責,于是21歲的韓雷辭去廚師工作,到天津商業(yè)大學脫產(chǎn)學習商務英語自考本科。
二戰(zhàn)考研成功上岸
三年讀600多本書,最終決定考博
起初韓雷的心理落差特別大,因為他是班里年齡最大的,沒上過高中,這讓韓雷更加刻苦。
“你學10個小時,我可以學13個小時到15個小時。”持續(xù)性學習是韓雷的優(yōu)勢,他相信勤能補拙,于是他爭分奪秒。課堂上,他瘋狂做筆記,記錄老師說的每一句話。課下,他反復練習英語發(fā)聲,每天六點到校,晨讀到七點,然后進班早自習,緊跟著就是一天的課程,下午固定兩個小時的聽力,就這樣持續(xù)了將近一年。
在這一年里他聽壞了5個隨身聽,發(fā)音也從帶有天津味的英語轉成了美音,上課時被老師點名念課文,他的發(fā)音驚呆了全班同學,老師也給予了他極大的認可。
不僅如此,他還把英語新概念2、3、4全都背了下來,為了提升自己的英語聽力他還把《阿甘正傳》這部電影聽了73遍,同時在2004年的時候順利通過了英語四級考試。
就這樣,韓雷僅用三年的時間就完成了自考專科和本科的課程。這也讓他又明白了一個道理“天道酬勤”。
打通了學習的“任督二脈”之后,韓雷決定繼續(xù)讀書。韓雷說:“書讀得越多,越覺得自己知道的少。只有你知道了方法,路才能越走越寬。”于是韓雷踏上了考研之路。
因為基礎比較薄弱,又加上備考期間韓雷接了一份發(fā)傳單的工作,最終他以一分之差與研究生失之交臂。但他并沒有自怨自艾,而是鍥而不舍準備二戰(zhàn)。
二次備考,韓雷辭掉了兼職工作,全身心投入,每天早上六點起床背外語,等自習室開門后再進教室,晚上11點回家,就這樣又堅持了一年。最終,27歲的韓雷以初試復試第一的好成績,考上了天津商業(yè)大學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碩士研究生。
讀研期間,他知道自己的專業(yè)基礎薄弱,便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:從6點鐘開始晨讀、上課、看書、吃飯、健身……三年時間他讀了600多本書。
研二時,韓雷擔任本科生的思政老師,他用心準備,授課精彩,收到了同學們的熱烈掌聲,從這一刻起,韓雷慢慢發(fā)現(xiàn)他喜歡上了講課,他也因此萌生了考博的意愿。
考博成功圓夢教師
不斷“提升”的發(fā)際線是努力的證明
考博的過程依然困難重重。韓雷一邊工作,一邊備考,輾轉換了3份工作。期間在一家私立學校任教,對他而言,那段過往生活最大的挑戰(zhàn)是要在工作和復習考博之間找到平衡點。韓雷回憶,前三次考博的時候,他將自己的大部分精力都分給了學生,因此也就沒有取得理想的結果。
為了安心復習博士考試,最后他不得不換了一份跑校的兼職工作,在不同的學校接課,這樣一來他比較自由,有更多的時間來準備考博。有時候他一天要做5份工作,半夜12點才回家,公交站、商場、馬路邊、餐廳都成了他學習的地方,而且工作也沒耽誤。
連考三年未中,第四年,韓雷終于如愿以償?shù)刈哌M南開大學的校門。博士復試那天,韓雷拿出五年前自己買的一件休閑西服,雖然略顯陳舊,但他還是穿上了這件承載他夢想和期待的衣服走進了復試教室。
天道酬勤,2016年,韓雷正式成為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。
讀博第一天,韓雷發(fā)現(xiàn)自己是班里全職讀博中歲數(shù)最大的,他意識到自己的“劣勢”,一股緊迫感油然而生。此后的日子里,除了日常上課,韓雷還在發(fā)奮看書、寫論文,英語晨讀也沒有放下。
他牢牢抓住每個可以鍛煉提升自己的機會。他參加了博士生講師團,在博士生講師團里,接觸到了不同群體,了解了不同群體的狀態(tài)。韓雷先后出團大小宣講近80次,涉及人群有幼兒園、小學、中學、高中、大學、企業(yè)員工、離退休人員等等。
為了爭取時間,彌補自己的不足,讀博期間的韓雷大概看了800本書,打印的論文有1米厚,“就是要不斷提升自己,做好學術積淀。”韓雷不斷給自己打雞血,保持著高度集中的注意力,將大部分的精力用于讀書學習。
讀博期間,韓雷坦言自己真正“開竅”了,“導師點撥一下,我就知道怎么做。”以前的豐富經(jīng)歷給了他很多積累,學習的幾個專業(yè)都是跨學科,外語方面又有優(yōu)勢,韓雷感覺自己真正開悟了。
三年的讀博時光,他共撰寫論文53篇,發(fā)表25篇,獲二等獎學金、國家獎學金、周恩來獎學金提名獎各一次。
讀書十余載,終撈星河。2019年,韓雷獲得南開大學博士學位。
而隨著一次次的自我超越,韓雷的發(fā)際線,也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“提升”,他對此也感到很坦然,因為發(fā)際線展現(xiàn)出了他努力的過程。
最終,博士畢業(yè)的韓雷進入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,成為了一名教師。
結語
“人生漫漫,從來沒有一帆風順,有的只是螺旋式上升”。韓雷的工作歷程很好地詮釋了這句話,也不禁讓正在努力讀書或工作的人們深受觸動。
從廚師到大學教師,韓雷把自己的經(jīng)歷發(fā)在網(wǎng)上,引起了網(wǎng)友熱議。有網(wǎng)友表示看到韓雷的經(jīng)歷,自己也有了動力,覺得做什么都有信心了。更有網(wǎng)友表示,他看到了韓雷的經(jīng)歷,才重新拾起考研的勇氣,第二次考研成功通過了。
韓雷用自己的行動向世人證明,唯有不斷學習、不斷探索方可到達人生的目的地。內(nèi)力覺醒是前行之路的最大動力,人生越努力越幸運,我們都要活成自己喜歡的樣子。


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