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線觀察|“小蟶子”如何做成“大產業”
陳金蓮 顧涔 · 2024-04-12 14:32:43 來源:?央廣網寧波 4982
4月11日,2024年新的社會階層人士“尋美·浙江”主題活動啟動儀式暨浙江寧海第十九屆長街蟶子節開幕。
活動現場(央廣網發 吳帥 攝)
長街鎮是中國蟶子之鄉,耕地和海洋資源豐富、生態環境優越。“長街蟶子”肉壯味美,近年來先后獲評國家“農產品地理標志”、國家“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”、“寧波市知名水產區域公用品牌”農產品,已經成為長街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和長街味道、寧海珍鮮的標志性農產品。
農歷三四月,正是蟶子最肥美味道最好的時節。寧海長街鎮保衛塘的蟶塘內一片繁忙,蟶農彎著腰麻利地抲蟶。
蟶農在蟶塘內忙碌抲蟶(央廣網發 胡丹丹 攝)
“我們現在每天大概有80個工人,每天可以抓到8000到1萬斤,一般發到寧波、溫嶺。這個季節也是蟶子最好吃的時候,價格比平時高了8塊到10塊錢一斤,目前批發價是20到25元之間。”寧海縣長街鎮蟶子養殖戶王新振說。
養殖塘邊上,采購商將蟶子過稱、裝車,然后運往寧波、上海、福建等地。來自寧波的采購商閃廣付告訴記者,“我們每天早上很早就到這里來等,長街蟶子鮮度好,銷量很大,來晚了就拿不到貨了,每天都有1萬多斤。”
蟶農在蟶塘內忙碌抲蟶(央廣網發 胡丹丹 攝)
據長街鎮黨委副書記、鎮長俞麗英介紹,該鎮今年蟶子養殖面積達2.53萬畝,年產量超過7000噸,蟶子產業逐漸成為長街鎮農業雙增的主導經濟產業,已形成蟶苗生產、養殖、抓捕、販銷、烹飪、加工等產業鏈,全產業鏈總產值達3.38億元。
記者了解到,蟶子因殼脆受損而死亡的比率較高,拉高了“走出去”的成本,也成為當地蟶農的煩心事。
“種業是農業發展的基礎,振興種業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核心要素,也是保障國家安全的重要舉措。”寧海作為全國制種大縣,深諳其道。
線上直播銷售蟶子(央廣網發 嚴子期 攝)
為了更好地優化縊蟶品種、提高蟶農收益,寧海長街鎮通過打造“校地直通助共富”品牌,和浙江萬里學院等高校合作,共同培育新品系“長街一號”。“這個新品系不僅生長速度更快、產量更高,而且外殼硬度也比現在的品種硬度提高了20%,大大降低了蟶子因殼受損比例。”浙江萬里學院寧海海洋生物種業研究院副院長董迎輝表示。
當天的活動現場還發布了“寧聚力·助共富”精品線路,長街鎮與“新榮記”正式簽約供貨合作協議,并舉行校地直通助共富合作簽約。
活動現場直播帶貨(央廣網發 吳帥 攝)
活動現場游客試吃體驗(央廣網發 吳帥 攝)
“通過‘長街味道’蟶子產業黨建聯建、‘長街味道’微店、‘阿蟶嫂’直播團隊等,同時開發建立蟶子產品溯源二維碼,新建本地蟶子保種工程,推進蟶子‘育苗、養殖、加工、銷售’全產業鏈發展,建成集研發、展示、生產、品牌、金融、科技等服務于一體的現代農業服務中心。”俞麗英表示,“下一步,我們將全力打造全市農業高質量發展典范鎮、全省水產養殖標桿鎮,奮力創建國家農業產業強鎮。”
本文轉載自央廣網寧波,記者:陳金蓮;實習生:顧涔;通訊員:吳帥 胡丹丹



寫評論
0 條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