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魚試水新模式,“烤魚+熱炒”能實現“1+1>2”嗎?
紅餐編輯部 · 2025-09-02 09:20:03 來源:紅餐網 401
烤魚賽道又迎來新模式。
作為烤魚賽道里的頭部品牌,探魚的一舉一動總能吸引業內業外各方目光。
8月23日,探魚在上海開出全國首家熱炒體驗店。紅餐網實地走訪后發現,烤魚依然是菜單里的絕對重心,但卻收斂為“半壁江山”,新上的熱炒菜品、烤串和小吃比以前醒目許多。
熱炒烤魚二合一,在如今波詭云譎的餐飲市場,探魚很明顯正在探索一條新路。但這個靠烤魚大單品出圈的品牌,怎么會突然開始做炒菜呢?
探魚開熱炒店,明檔現炒,人均90元左右
上周日中午十二點半,紅餐網實地探訪了探魚新開的熱炒店,彼時店外已經大排長龍。
據了解,探魚的熱炒體驗店除了有普通探魚門店提供的炒菜系列產品外,還首推了12道熱炒菜品,這些熱炒菜,讓探魚更像是一家川菜館。
比如新上的魚香肉絲、宮保雞丁、毛血旺、麻婆豆腐等,都是川菜里的經典菜色,更加強調品牌本身的“川渝”風味。而今年爆火的回味黑鴨煲,也作為“辣”這一味型的補充被探魚放入菜單。
△圖片來源:紅餐網攝
大眾點評顯示,探魚熱炒店的人均消費在90元左右。具體來看,新推出的菜品價格區間在9.9元至56元之間,熱炒類菜品多數定價在30到50元。例如,川香干鍋魷魚須和吮指香辣干鍋蝦均為46元,魚香肉絲、芝麻脆皮雞等菜品的價格則在30元以上。
熱炒店還延續了探魚門店的自助服務,店內設有5元任吃的自取島臺,顧客可無限享用冰粉、零食、茶飲,還可自取紙巾。
此外,在裝修布局上,為了貼合 “熱炒” 概念,探魚熱炒店還采用明廚亮灶設計,顧客一進門便可直觀后廚的烹飪過程。
△圖片來源:紅餐網攝
據店員介紹,開業僅兩天,門店生意持續火熱,大眾點評顯示,該店已登上上海長寧區烤魚熱門榜第一,相關評價也是好評頗多。
可見,消費者對探魚的味道和服務依然情有獨鐘。
烤魚賽道競爭激烈,如何才能做到“1+1>2”?
餐飲品牌跨界拓展業態不是什么稀奇事。
尤其在競爭日趨白熱化、同質化嚴重的當下,如果只朝著“誰更便宜、誰分量更多”的方向卷,終究難成長久之計,這對于依賴大單品的烤魚賽道來說更是如此。
從市場數據來看,烤魚賽道的競爭壓力與增長潛力同樣突出,《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5》顯示,截至2025年5月,我國烤魚門店數已超過8.3萬家;另據紅餐大數據預測,2025年該品類市場規模將達到1390億元,同比增長約5.3%。
一邊是存量競爭的激烈,一邊是增量市場的誘惑,于是,積極求變、尋找新的增長曲線,已成為烤魚賽道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若品牌僅聚焦烤魚這一單品,很容易陷入“消費者只有想吃烤魚時才會想起我”的場景局限中。
除了探魚外,不少烤魚品牌也開始布局其他業態。魚神脆皮烤魚上新了毛血旺、牛蛙等江湖菜、江邊城外開出“江美鮮·烤全魚”“小泰保·曼谷街邊小炒”等副牌、師烤豆花烤魚也推出了肉蟹煲品牌。
△圖片來源:紅餐網攝
此外,探魚推出“熱炒店”新模式,算得上是追趕市場熱度的戰略嘗試。
當下,“新鮮現炒”已經成為業內的一大新熱點。近年來,隨著“反預制菜”情緒持續蔓延,消費者越來越看重菜品的現制感和新鮮感,“鍋氣”和“煙火氣”成為就餐體驗中不可或缺的元素。
放眼整個餐飲行業,一批頭部品牌也順勢做出改變,比如,南城香于今年5月在北京開出一家社區食堂,打出“新鮮現炒菜更香,就吃南城香”的口號,貼合社區客群對“家?,F制”的需求;再如九毛九集團,今年將部分太二酸菜魚門店轉型升級為“鮮活炒菜館”,覆蓋更多元的消費需求。
△圖片來源:紅餐網攝
不過,這些改變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,對于餐飲品牌而言,只是普通的更新菜式、推出新模式,遠遠不夠。
拓展業態并不是“看起來多了幾個菜”,真正的挑戰在于,品牌能不能在保持原有水準的同時,讓新推出的菜品也一樣出色,做出第二個大單品。
值得一提的是,探魚熱炒店取了個巧,或是在借用當下火爆的黑鴨煲試圖成為品牌的“第二道招牌”,但效果如何還有待觀察。
畢竟,只有消費者的筷子和錢包,才是檢驗爆品的唯一標準。
本文由紅餐網(ID:hongcan18)原創首發,作者:盧子言;編輯:笛子。
寫評論
0 條評論